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银行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动能
2024年,是向“新”而行的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综观当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频热词,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作为科技和产业重要的连接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已经成了金融机构发力的重要方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首次提出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愈发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为科创企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银行也能通过服务新质生产力,深入了解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
 
 
聚焦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发展增量”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通过倾斜信贷资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先进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将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增量”。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公布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效。
 
  “工商银行持续加强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以更大力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600亿元,余额、增量均保持行业领先。
 
  农业银行积极支持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通过“一链一策”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积极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先进制造业重点集群“建圈强链”。农行最新数据显示,该行服务科创型央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0户,累计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超210亿元。
 
  光大银行以国家级产业集群为重要着力点,运用“龙头战”“集群战”战术,专项定制新型产品和业务模式,紧密融入各集群企业各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打造契合集群企业特征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截至2月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近240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180亿元。
 
  对于如何进一步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要进一步优化间接融资机制。“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产品创新,结合新经济企业发展特点,根据科创企业发展阶段,在授信、期限、额度、模式上进行分层差异化设计,不断创新丰富支持新经济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田轩表示。
 
 
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
 
 
  除了提供传统的信贷支持外,大力发展“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已成为目前业内共识。
 
  为更好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银行业不断丰富股权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的金融服务机制。
 
  “聚焦科技金融发展,支持新质生产力形成。”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范小云建议,要整合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创投基金等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特点,做到短板互补、优势共赢,推动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成立融资联盟,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立体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据了解,为支持苏州科创企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工商银行积极推动工银投资与苏州创新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了总规模达200亿元的苏创工融产业集群基金,该基金也是目前苏州市规模最大的银行系参与主动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除了与金融资本的合作,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也积极与产业资本进行合作。今年3月份,工行苏州分行发布了科创企业“供应链孵化贷”,与苏州的龙头企业建立投贷联动合作,聚焦培育核心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贷早、贷小难题。
 
  《金融时报》记者从光大银行了解到,为更好地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以来,该行推出了《中国光大银行科技金融工作方案(2024年版)》,以“商行+投行+私行”的服务新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优质、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为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该行向科技型企业推出了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企业贷”服务范围,打造“认股权”特色产品,助力满足科技型企业境内外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融资需求。
 
 
打造专业团队实现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要做好科技金融,首先要建立一支有情怀、有使命感的科技金融队伍,才能以高质量服务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做实专门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专注做好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为打通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已有部分银行对组织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打造了一批适配科技型企业发展特点的专业队伍。
 
  今年年初,工商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优化形成总、分、支、网点四级联动的科技金融专业化组织架构,加大政策授权和各类保障,打造具有工行特色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目前,该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17家科技金融中心和160家特色支行。
 
  浙商银行通过专营的组织体系、专享的产品服务、专业的人员队伍、专属的风险政策、专项的经营政策和专门的信息系统,把更多金融资源服务于科技创新,破解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阶段的“成长烦恼”。
 
  在总行层面,浙商银行设立科创金融部,给予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支持,对专营机构和团队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同时,全行着力打造3支专业队伍——专业客户经理、专职产品经理和专岗评审人员队伍。
 
  作为立足北京、服务科创的城商行,北京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设立总行科技创新金融中心、分行专职管理团队,组建41家科创特色支行和18家“信贷工厂”,不断提升精准化、敏捷化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