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耕乡村金融沃土(财经观)
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不仅能够持续为“三农”发展注入更充沛动力与活力,也为金融机构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做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不仅能够持续为“三农”发展注入更充沛的动力与活力,也为金融机构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金融工作作出明确要求,提出“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等举措。近年来,人民银行等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金融支持占到脱贫攻坚总资金的77%,其中以银行的精准扶贫资金最多,达到9.2万亿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对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金融机构深耕乡村金融发展沃土、实现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方面,乡村金融服务需求旺盛,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三农”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乡村金融可持续性强,据统计,我国用于脱贫的小额信贷逾期率仅有0.5%,全国农业信贷担保8年累计提供的担保额超过1.08万亿元,但代偿率仅1.4%,低于银行业的不良率水平。实践证明,乡村金融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业务发展之路。
深耕乡村金融沃土,需要政府部门搭好台。财政、金融、产业等政府部门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要坚持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同向发力。财政部门发挥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作用,金融部门发挥对有生力量的支持扶持作用,产业部门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充分协同、“一起搭台”,让乡村金融呈现“好戏连台”的发展局面。
深耕乡村金融沃土,需要金融机构唱好戏。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坚持回归本源、履行责任、支农支小,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弱项。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立足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发挥资源、机制、科技等优势,加强线上线下协同,增加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土、专注支农支小,强化“三农”领域信贷资源配置。农村信用社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脚踏实地扎根乡村金融沃土,增强“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机构要潜心培育、深耕细作,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让更多金融活水滋润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