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促就业 带动经济内生动力恢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2000亿元

  近日,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是贯彻落实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的具体举措,体现了稳增长政策的连续性,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重点支持产业和经济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的力度、精度和效度,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继续为经济向上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激励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具体来看,本次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分别增加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此举一方面将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降低金融机构资本成本,从而激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银行息差缩窄的情况下,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进而继续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在他看来,由于支小、支农再贷款利率远低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水平,这样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也会明显低于普通企业贷款利率。本次额度增加意味着,接下来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低成本融资,显示政策面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
 
  实际上,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金融机构应加强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探索更加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彰显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董希淼表示。
 
  综合施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三农”、小微企业仍较为困难,居民部门信心和预期仍然不稳。数据显示,在我国6月制造业PMI中,大、中型企业PMI改善,而小型企业PMI在收缩区间继续回落。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就业压力不容低估。”王青分析称,一般而言,小型企业更接近市场终端,而且也是吸纳城镇就业的主力军。由此,本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在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成为促进扩大就业的有力举措。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董希淼建议,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货币政策看,应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并将流动性精准“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的更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备受市场期待。同时,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实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等协同发力、综合施策,进一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共同面对经济周期及外部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加快推动宏观经济尽快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之上。
 
  “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其他促消费、扩投资、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这有助于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在三季度带动经济恢复动能明显转强。”王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