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评论之八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一个单独部分,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凸显了金融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绿色金融发展过去几年已初见成效。自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当前,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及标准体系愈加完善,产品及服务实现创新发展,地方绿色金融试点不断突破,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同时,绿色金融在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与“双碳”目标撬动的百万亿元级资金需求相比,我国绿色金融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我国绿色贷款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两者占总体贷款、债券规模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还有较大空间。下一步,要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一是继续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助力各相关主体精准识“绿”。明标准、建机制,正是过去几年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这也是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洗绿”等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制度层面的标准明晰,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范围和披露质量,又要有技术的助力,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工作,实现对绿色信贷的快速和高效识别、核查等,有效降低环境信息披露和管理成本。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耐心助“绿”。尽管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紧迫,但绿色金融发展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精耕细作。在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适当补偿绿色金融的外部性,激励更多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不断做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以高质量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避免金融机构急功近利,以诸多相似的“浅层创新”追求首单效应,或出现完全拒绝高碳项目等激进做法。在这方面,人民银行组织23家全国性银行机构分行业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在试点省份开展高碳行业压力测试,为有序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探索有益路径。下一步,应继续完善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方法,拓展测试覆盖行业范围,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
 
  三是鼓励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培育和壮大绿色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需求、丰富和优化绿色金融市场供给结构的重要基础。从实践来看,当前绿色金融仍有很多可探索的方向。面向小微企业乃至个人的“碳普惠”业务、推动高碳项目低碳转型的“碳减排挂钩贷款”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此相关的金融创新更将大有可为。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引领国际标准制定。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早提出绿色金融议题的国家,也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越来越多国家推出绿色与可持续标准过程中出现多个标准之间不统一、不兼容问题,“漂绿”现象也不断出现,人民银行与国际组织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标准的趋同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推动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未来仍需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制定,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提出更多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绿色金融,不仅要靠政策推动,还需要所有相关主体在绿色领域深耕细作。金融业要在不断做大绿色金融规模的同时实现精准识“绿”、耐心护“绿”,用更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为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力,努力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