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前10个月金融系统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梁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介绍金融机构合理让利落实进展有关情况。
刘国强介绍称,根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渠道,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梁涛介绍称,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预计银行业今年全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
确保完成全年让利目标
具体来看,刘国强介绍称,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6250亿元,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个直达工具让利约2750亿元,这两个渠道共让利9000亿元。再加上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措施,金融系统合计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完成了全年让利1.5万亿元的序时进度。
梁涛介绍称,银保监会把推动减费让利作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延期还本付息方面,目前已对超过3.7万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大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方面,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5%;前三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0.82个百分点。此外,银保监会坚决清理规范减免银行保险机构收费,大力整治违规收费问题。
刘国强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会同银保监会等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持政策稳定性,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持续释放相关政策红利,把已经出台的政策用好,进一步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增强各项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更好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确保完成全年的让利目标。
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刘国强表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坚持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的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确定性应对高度的不确定性。
随着LPR改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顺畅,金融系统让利推进,一系列政策为“六稳”“六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段时间,国际上都在讨论未来应对措施退出的问题,特殊时期的政策也不能长期化。一致的意见是,退出是迟早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退出的时机和方式需要进行认真评估,主要是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刘国强说。
从中国经济看,刘国强表示,中国的总体状况好于国际,出口、投资、消费边际变化趋于强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要考虑下一步的政策,总体上继续保持松紧适度,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要把实体经济服务好。另外,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政策突然中断可能很多方面适应不了。
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根据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调节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一方面,特殊时期出台的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对于需要长期支持的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
关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梁涛表示,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长期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产品供给是不足的。目前正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方面,坚持正本清源,研究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按照“名实相符”的原则,对不符合标准的各类带有“养老”字样的短期金融产品坚决予以清理;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创新试点,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开展养老金融试点。支持相关机构发展体现长期性、安全性和领取约束性,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对于下一步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刘福寿表示,重点包括,前瞻性应对不良资产的反弹,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化解,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反弹回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防外部输入性风险,完善风险全覆盖的监管框架。
对于金融科技,刘福寿表示,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监管范围。